欢迎光临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政策法规   


化工教育“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意见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行业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十三五是我国由石油和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为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人力资源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关于加快发展石油和化工行业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中石化联人发〔2015〕13号)等文件精神制定。

本规划适用时间为2016年至2020年。

一、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的外部环境,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发展质量都有较大进步。2011-2015年,石油和化工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投资、利税、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12.5%、14.0%、3.8%、2.8%。2015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14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55.2%,税金总额达到1.02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税收比重的20.7%,位列工业行业之首。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和原油加工量分别居世界第四、第六和第二位,无机原料、乙烯、甲醇、化肥、农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

进入十三五,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国际看,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国际原油市场剧烈动荡,影响行业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的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增速仍居世界前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为石油和化工产品创造了长期而稳定的市场需求。但经济增速换挡、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也带来了行业发展中的阵痛,资源环境约束、产能供给过剩、成本上涨过快、产品价格下降等形成了市场倒逼机制,行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更进一步凸显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十二五时期化工教育发展成就

(一)全行业人力资源队伍稳中有增,形成了稳定的人才供应体系。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十二五期间,全行业人力资源队伍稳中有增。十一五末(2009年12月发布),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23.4万家,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从业人员1490万人。经过5年的发展,截至十二五末(2014年12月发布),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27.4万家(规模以上企业2.98万家),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从业人员1687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197万人,增加13%。

各级各类教育是开发行业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化工教育院校肩负着为化工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培养化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国开设石油和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中职中专院校分别达到500余所、600余所和700余所,在校生约百万人。五年间,在校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保持基本稳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才供应体系。每年数十万毕业生加入行业人力资源队伍,已占行业(规模以上)每年净增从业人员的80%,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本科教育快速发展,师资力量和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高校化工及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基本稳定,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专任教师数量不断增加,超过半数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成为建设化工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部分化工类高校涌现出数量不等的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引进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等,引领了化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全面实施,重点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力度大大增强,重点学科实力明显增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增加,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软硬件条件得到加强和发展。2010年到2014年,全国化工类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4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57%。

企业新录用员工中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大大提升(本科、高职高专)为41%。

另外,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化工高校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服务石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促进现代石化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发展石油和化工行业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国行业转型升级需求,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选择。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初步形成了与现代石化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的现代石化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广大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管理水平和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课程建设,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截至十二五末,行业共评选命名了56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几年来,各示范性实训基地得到了长足发展,实训基地建设投资额不断增加,截至到2015年底,全国56个示范性实训基地总投资额达到20.2亿元,软硬件条件得到较大提高,实训生产装置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利用,为石油和化工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石油和化工行业技能大赛,几年来,大赛已成为行业引领下促进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抓手。大部分赛项被纳入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系列。技能大赛开通职业资格鉴定直通车,五年来,共143名优秀选手(学生技师35名,职工技师84名,职工高级技师24名)获得了技师证书和高级技师证书。

(四)继续教育与职工培训协调发展,对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继续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培训对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培训热情高涨,各类教育培训已成为企业的常规工作,企业用于职工继续教育的经费基本能够按规定比例落实。一大批行业企业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大学,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成为企业创新和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继续教育已发展成为构建行业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到2015年,行业完成职业技能鉴定30万人次,新增持证人数29.4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1万人,有利促进了行业继续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发展。

(五)精品教材建设成果丰硕,社会效益及影响力稳步上升,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服务水平得到加强。

十二五期间,教材出版紧跟国家教育改革和石化行业发展形势,抓住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机会,围绕进一步提升教材内容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开展工作,精品教材建设成果丰硕,社会效益及社会影响力稳步上升,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服务水平得到加强,推动行业专业教学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跨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仅化学工业出版社新出版的教材就达3700种,其中101种本科教材、335种职业教育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入选品种在全国出版社中位居第五。诸多化学和化工等优势学科的经典教材、精品教材得到修订完善和传承发展。教材的数字化资源配套成为常态化工作,资源类型日趋丰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仿真教学在广大院校和企业培训中得到广泛普及,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行业智能化教育的发展。

(六)在教育部倡议下,行业指导真正走向前台,主动承担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行业切实履行对职业教育的指导职能,2015年与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石油和化工行业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中石化联人发〔2015〕13号),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和教育政策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2015年6月由教育部批准、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组建和管理的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石化行指委)完成重组。作为教育部与石化行业对接合作的重要抓手,石化行指委在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资源和教材创新与质量监审、职业技能大赛组织与实施、重点专业评估及示范性实训基地评定、教育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2年和2014年,行业分别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评选活动,两届共评出行业优秀教科研论文155篇,优秀教科研成果121项。

自2015年起,每两年组织开展“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评选活动。2015年共评出行业教学名师128名,行业优秀教学团队88支。有力激励和动员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学和科研事业的积极性,推动促进行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院校教师专项技能培训。院校教师的培训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石化行指委和化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能力建设项目,已经成为化工职业院校教师们提升职业能力、教学统一、工学结合的品牌培训。5年来共举办了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等9个职业的师资培训,共培训近3000人次。通过培训使职业院校教师的行业认知、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有较大提升。倡导责任关怀进校园,组织专家到院校讲学,使先进的工业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与外延发展。

配合教育部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对本科高等院校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开展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到2015年年底,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已认证42个专业,其中化工类专业33个,制药工程专业9个,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为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贡献了力量。

参与修订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大典中与化工行业相关的职业56个、工种166个。相比1999版大典,职业新增19个、取消38个;工种新增63个、取消52个。通过大典修订,化工行业的职业分类体系更加科学规范。

三、化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招生数量和规模下降,企业技能劳动者数量不足。

近几年,随着全国教育适龄人口持续减少,各地开设石油化工类专业的中职、高职院校的生源都有不同程度的递减势头,专业办学点、在校生数、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均有所下降。

职业院校毕业生是行业技术人员和技术人才的主要供给源,职业院校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的逐年下滑,将造成行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供给不足。行业调查显示,当前石化企业生产人员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为21.2%,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提到的28%还有一定差距。

(二)工程教育质量对现代工程发展需求适应性不足,与国际实质等效标准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显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在工业界总体得到认可,但对现代工程发展需求适应性不足。用人单位对工科毕业生能力分项评价不一。工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逻辑思维、工具使用、研究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企业充分肯定,但在前沿知识、创新能力、外语交流能力、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行业法律法规意识等方面表现的评价相对较低,这同样适用于化工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和认知,反映了我国工程教育的传统优势,也折射出工程教育对行业发展的现代需求适应性存在不足。工程教育如何适应工程科技飞速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工程教育质量达到国际实质等效标准要求,不足和差距依然明显,集中反映在校企深度融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等方面存在不足和差距,亟待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三)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已形成倒三角式刚性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

从石油和化工类专业在校生规模分布来看,2011年到现在,中职和高职高专平均占比48%,本科平均占比52%。本科院校总体上,专业办学点逐年增加,各专业在校生数、招生数、毕业生数整体处于增加或与往年持平状态。这种本科占主体、高职高专和中职不到一半的在校生刚性结构,短期内难以打破,高职高专和中职院校想扩大招生规模,短期内也难以实现。

(四)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严重倒挂,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并存。

行业调查显示,石化企业人员学历分布中,本科以上学历占23%,职业院校毕业生占77%(高职高专占39%,中职占38%),职业院校毕业生构成了企业人员的绝对主力。但从教育的供给来看,本科以上毕业生占52%,职业院校毕业生仅占48%。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与企业的需求存在严重倒挂。

另外,企业新录用员工中有23%的员工,主要为普通高中、初中和其他临时雇佣人员,在入职前没有受过任何职业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教育不足现象严重。

(五)高技能劳动者和技能劳动者培养数量的缺口较大。

2015-2020年,全行业技能劳动者需求增长108万人,高技能劳动者需求增长38万人,平均每年需求21.6万人和7.6万人。从院校当前规模存量所决定的毕业生供给趋势来看,今后几年全国石油和化工类职校毕业生每年只有约10万人,即便全部加入技能劳动者队伍,技能劳动者每年有近12万人缺口,高技能劳动者每年有近5万人缺口。

除此之外,化工妖魔化的错误认识、人才流动加速、人才流失率高、教育资源分散、校企合作发展不平衡以及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依然困扰着行业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化工教育服务于现代化工生产建设的能力,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四、化工教育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石油和化工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办学活力,完善保障措施,加快发展与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百万计的行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用国际先进理念、标准引领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工程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

五、化工教育十三五发展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适应石油和化工产业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的行业教育服务体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教育资源更加集约,规模和不合理结构进一步改善,行业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各级各类教育服务石油和化工产业发展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产教融合更加深入。实现教育类型及层次与石油和化工产业人才需求相匹配,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层级标准与企业职工培训考核晋级标准相统一,开放型院校构建与学习型企业形成相促进。高校主动“走出去”,携手企业共谋质量提升,共同参与工科人才培养、提升工程教育质量,企业积极“走进来”,更加广泛、深入、稳定地参与校企合作育人,实现共赢。

——教育资源更加集约。石油和化工行业教育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重点培育10个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建立20个全国石油和化工类专业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建立一批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一批石油和化工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采用国家规划教材、行业优秀教材的比例达到90%以上。用“互联网+”改造变革工程教育,适应新技术革命和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对工程科技人才的要求。

——规模结构更加合理。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合理的刚性规模结构得到一定优化,大力发展行业职业教育,强化行业职业培训。到2020年,职业院校石油和化工类及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毕业生占行业企业当年新增员工的比例提高到80%,技术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提高到38%,行业每年培训职工800万人次以上。

——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院校办学优势凸显,产业人力资源素质显著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到2020年,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建成40个骨干高职专业,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教育型石油和化工企业”。

——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努力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学分银行)等载体,推进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研究开发行业标准(基准),建设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先期拟定以工业分析检验技术领域为先期试点,后续将扩展到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积累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通道,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努力构建开放的、多样化的石化行业终身教育体系。到2020年,石化行业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六、化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实施意见

(一)提高教育服务现代石化产业发展的能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建立院校和企业间深层合作、协同发展的机制。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负责与院校的合作业务,定期提供人力资源需求信息,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强化实习管理,落实实习责任保险,确保实习教学安全。院校要设立校企合作部门,负责与企业的合作业务,定期提供人力资源供给信息。企业应充分利用院校资源,广泛开展在职职工和社会劳动预备人员技术培训。促进企业与院校开展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到2020年,建成现代学徒制试点15个。促进石化院校与国际行业组织、国外企业开展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索适应石油化工企业“走出去”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院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对接。深化具有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行教师团队化教学、学生合作式学习、师生互动式交流、校企一体化育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化创新实习实训形式,在教学中贯彻国家与行业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引入企业先进技术工艺和操作规程,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开展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形式,提升水平,培育技术技能拔尖人才。

——院校教育资源与企业实训资源共建共享。鼓励行业院校、企业、园区和所在区域共建、共享、共管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基地建设要贴近生产实际,适应项目典型化、装置大型化、工艺复杂化、生产自动化、产品集群化的要求,探索实现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功能于一体。到2020年,校企共建20个生产性实训基地。适应产业发展布局开展综合改革试点,重点支持一批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认定一批“教育型石油和化工企业”。

——行业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互通互融。探索校企文化互通互融的有效形式,积极推进行业企业优秀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教育全过程、院校文化引入企业生产和职工培训,增强石油和化工产业链、产品链、消费链的安全、环保和健康问题意识,将全员自律和共同意识的“责任关怀”理念转变为职业行动。加强市场环境下法律、法规、监管规则和合规意识教育,贯彻“全球契约”等国际公认的企业行为规范。

——鼓励行业企业办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支持和鼓励行业大型企业举办、中小型企业参与举办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中央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开展多元投资主体依法共建职业教育集团的改革试点,到2020年,建成12个骨干职业教育集团。企业应优先安排职工到职业院校参加系统培训,接受继续教育。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强化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支持大型化工园区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密切合作,拓展教师和学生参与园区企业产品研发、专利申请、生产运行、技术改造、质量检验、装备安装与维护、标准宣贯、规程制订等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渠道。院校要建立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鼓励教师和学生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加速成果孵化,促进成果转化,引领学生走创新创业成才之路。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到2020年,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14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行业在科研立项申请,科技进步奖评审,“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认定,行业专利服务平台利用等方面,对院校予以适当倾斜并提供便利。

(二)人力资源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对应构建。

——扩大行业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优化培养层次结构。选择本科院校与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和大型企业在石油和化工类主干专业联合试办4年制高职本科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遴选3至5个石油化工类主干专业,探索石油和化工教育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于一身的石油和化工教育开放贯通体系,培养适应行业全产业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推进继续教育与职工培训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石油和化工行业组织作用,遴选一批石化类专业优势明显的院校建设企业职工培训基地,面向企业、社会开展技能培训,提升院校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工作,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支持院校利用专业资源,参与石油和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保证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支出。

——引导支持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倾斜。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着力提高培养质量。

——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突出技术技能培养,强化教学、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生文化基础教育,将职业精神的内涵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实现职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组织开展专业层面的教学诊改试点,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通过结果评价、结论排名、建议反馈的形式,倒逼职业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到2020年,完成5至8所职业院的诊断试点工作。

——实训生产装置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利用。发挥院校的教育优势和企业的技术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拓宽校企合作发展空间。加强主干专业教学资源库及精品课程建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适应石化特殊工况要求,逐步实施、推广教学现场与生产现场间远程互动教学。校企共同研发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仿真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车间生产工艺实训系统,建设实际生产装置与仿真操作结合、手动操作与集散控制操作兼顾的实训车间,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实训设施本质安全与环保,提升技能训练效率。

——专职教师实践能力与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升。完善并落实石化类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定期选送中青年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将职业资质纳入教师晋职晋级的考核条件。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制度,将兼职任教情况纳入职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型骨干企业要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及教师工作站,争取到2020年,建成25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院校与行业企业要共建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注重吸纳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行业定期选拔和认定一批教学名师、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和专业带头人,专兼职教师具有参加评选、认定的同等资格。优先推荐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院校参加全国石油和化工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评选。

——推进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建设,促进本科院校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继续加强对本科高等院校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认证工作,促进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不断推进卓越工程师建设。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加强教学资源和教材建设,逐步实现教材资源向数字化、富媒体化和在线服务转型发展。对纸质教材普遍进行综合性数字化资源配套建设,积极开展在线课程、在线题库建设,探索建设和运营数字化互联网教育平台,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定制服务。完善教材质量检查及社会评价机制,将教学服务对象的直接评价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质量评审、第三方社会评价结合起来,促进教材整体质量提升,锤炼精品教材。吸纳行业专家、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材编写或审定,将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秀教材纳入中国石油和化工优秀出版物给予支持。

主动运用“互联网+”改造变革现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通晓信息技术知识、具备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各自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国际工程教育比肩而行,助力工业强国梦实现。

(四)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和石化行指委职能。加强行业职业教育专家队伍建设。研究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及技术进步对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产业同步发展,协调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化工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升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能力为重点,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创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牢固树立高等学校主动为石化行业企业服务的意识。行业组织继续做好高校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开展研究交流。推动化工高等教育在优化教育结构、强化特色优势上求突破,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上求突破。把化工高校真正办成既有足够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也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操作型高技能人才,高就业率的人才培养基地。

——以国际先进教育模式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工程科技人才是建设工业强国的第一战略资源。《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支撑引领中国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进行历史性跃升。以成果导向教育(OBE)模式,基于毕业生能力培养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等国际先进教育模式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持续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用国际先进理念、标准引领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工程教育质量。“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持续质量改进”和《华盛顿协议》,是国际工程教育大力推崇并践行的先进理念和权威标准。建设工程教育强国,迫切需要以先进理念和国际实质等效标准为引领,推动更多工科高校、工科专业从传统投入导向、课程导向教育模式向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实现转变,以此不断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要加强贴近行业企业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化工职业教育要在积极发展中,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继续开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和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任务(项目)承担意向表中选出15项任务,10个项目作为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和石化行指委在2015-2018年期间的重要工作目标,推动我国石化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继续组织好教育部技能大赛和行业技能大赛,充分发挥大赛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育人。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

——职工教育长抓不懈,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职工培训经费落实。开发职业教育和企业教育培训的学习资源,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搭建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平台,扩大校企合作领域。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努力构建石化行业终身教育体系。到2020年,建成20个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整合社会各级教育和企业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完整的、与行业人力资源发展需求对接的化工教育大平台。依托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培训机构和行业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承担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开发和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石油和化工行业分中心(行业学分银行),促进学习成果的积累、转化和认证,努力实现学分互认和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沟通衔接。